
雨湖区云塘学校老师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孩子们练硬笔书法。 (本报记者 陈旭东 摄)
本报记者 肖中华 通讯员 谢拾银
11月13日16时,课后托管时间,我们走进岳塘区滴水湖学校,发现孩子们有打羽毛球的、有打篮球的、有踢足球的、有绘画的、有编织的、有练书法的……17时许,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没及时接走的孩子便在校门口的“划啦啦”书吧看书或玩游戏,校园里一片热闹景象。
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令行禁止,在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的基础上,软硬兼施不折不扣地执行这项政策,学生负担大大减轻的同时,家长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硬:
出硬招整治校外培训市场
建立长效机制
据统计,2022年度湘潭市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人数为上年度同期的10%,对比“双减”之前减少近12.06万人次。按每年人均培训费用1.2万元计算,全市直接减少家庭培训经济负担逾14亿元。
这一效果的取得,跟我市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出硬招息息相关。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采取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部门合力、强化综合治理等措施,打好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攻坚战。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依托乡镇、街道和社区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常态化校外培训治理体系。
2023年10月15日,《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当天,湘潭市各县(市)区教育局协调公安、市场监督、街道社区等部门开展统一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检查校外培训机构73家,发现违规培训行为17起。其中,行政处罚10起,立案查处3起。
据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两年多来我市共组织联合整治行动79次,整治违规培训行为225起,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68家,清退违规收费30余万元,罚没违规经营所得18万余元,化解家长“退费难”金额220多万元。
为确保校外培训整顿有序进行,我市财政在经费上给予优先保障,连续两年从市财政专项中单列“双减”工作经费,每年对各县(市)区校外培训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情况进行适当奖补,并将整治校外违规培训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绩效考核和平安建设考评指标体系。2023年增设学科鉴别、执法装备保障专项经费。
软:
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布置
课后服务全覆盖
教师深耕课堂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实施评价体系改革从源头发力强化学校课后辅导……校内减负我市从“软”字下手作“活”文章。
在校内减负这一块,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深耕课堂合理设置课程科学设计作业,全市中小学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比如,湘潭市第十六中学弹性布置分层作业,个性布置特色作业,将《班级常规情况反馈表》改进为《作业情况公示表》,清晰全面地记录班级作业情况。班主任将作业公示栏公示内容每日通过拍照或作业登记本的形式传给家长,接受家长的监督。
两年多来,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湘潭市中小学课后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为中小学课后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支撑,建立了课后服务常态化长效机制:全市各中小学以开展“学业辅导和特色活动”为主,推行“学业辅导+体育活动+N种拓展服务”。
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472所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22万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受课后服务,参与率97.16%;1.6万余名老师投身课后服务,参与率97.69%,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针对农村学校课后服务场地、设备、经费不足的问题,从2021年开始,市财政连续3年拨付专项资金共350万元用于提高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对全市8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课后服务进行奖补。
从去年年中开始,市教育局启动全市七年级新生入学质量监测,将结合小升初入口成绩来全面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举措让中小学校教师倍受鼓舞。以“双减”为契机,我市积极建设评价平台,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全过程纵向评价、全要素横向评价,从不同层面丰富和完善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机制,从源头促“双减”实施。
市教育局选取市和平小学和各县(市)区推荐学校进行“乐学·乐考”先期试点,并逐步向周边学校推广,目前已经涵盖湘潭市80%的小学生,争取在2025年实现全域小学“乐学·乐考”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全面普及。
为保证课后服务长期、有序进行,2023年春季学期起,我市提高了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小学由生均650元提高到720元,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年生均300元提高到400元。仅此两项,市级财政预计全年投入1008万元,同比增加11.75%。
好:
城乡居民教育获得感
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学生负担明显减轻,“五育并举”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我市“双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注重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按国家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以“双减”为契机保障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2023年4月,该校五、六年级篮球代表队在湘潭市“伟人故里、律动青春”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小学男子组第一名。
2022年春天,岳塘区昭山和平小学将校园内果蔬园旁一处近300平方米的空地改造成水稻田。谷雨时节孩子们下田体验插秧,大暑节气孩子们收割稻谷,引导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会劳动的好习惯。
岳塘区湘纺小学致力于对学校“双减”各项指标的督查落实。从学校的日常管理到学生生活“五项”管理的落实,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狠抓教育教学活动的提质增效。在湖南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的监测中,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学校学生近视率下降了11.03%,学生体质明显提升。
岳塘区湘纺小学教师罗珊珊深有感触地说,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得到落实。这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不仅需要向课堂要质量,还要求老师用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更富有感染力的形式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学生。
“学校课后服务课程非常丰富,孩子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选择喜欢的赋能课程,也可以尝试自己感兴趣但平时很少接触到的项目,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创新潜能,真正满足了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一家长反映。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减”永远在路上,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发扬好的经验作法,让“双减”惠及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勇闯创业路 用双手揉出生活的甜
老细屋里&崔老板蟹钳:强特色、优服务、树标杆,推动“吃在湘潭”品牌火起来
书香岳塘:畅游书籍的海洋——小谷吖循环书仓
禁烧秸秆护生态 巧用废料变资源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法华山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山市晴岚
“我爱湘潭我的家——岳塘记忆”文化打卡点:昭潭
下载APP
分享到